top of page

如何判斷麻疹呢?

  • 作家相片: 虹如 柯
    虹如 柯
  • 1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1月22日


如何判斷麻疹呢?
如何判斷麻疹呢?

簡單分辨關鍵!

麻疹近期爆發,不少人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感染 ?

醫師提醒:"發燒+出疹"是判斷麻疹的最大前提!符合此兩條件,再看看下列情況是否符合任一項:

咳嗽、流鼻水或結膜炎(眼紅、畏光、流淚)中的一種症狀。

沒有接種過麻疹相關疫苗。

發病前三週曾去過麻疹流行地區。

臨床條件:斑丘疹(紅疹)+ 發燒(耳溫或肛溫 ≥38°C)。

常伴隨咳嗽、流鼻水或結膜炎等症狀。

如果有以上疑似症狀,請立即就醫並避免接觸他人,減少傳染風險!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麻疹 vs 尋麻疹,徹底搞清楚它們的區別!雖然麻疹和尋麻疹的名字相似,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疾病。無論是病因、症狀、還是危險性都大不相同,以下詳細說明它們的區別,幫助你快速判斷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麻疹(Measles)病因: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具有高度傳染性,主要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。

典型症狀:

1.高燒:38°C以上的發燒,是麻疹的主要症狀之一,常持續數天。

2.皮疹:紅色斑丘疹從臉部開始出現,逐漸蔓延到軀幹和四肢,疹子持續數天後可能脫屑或留下色素沉著。

3.三聯症狀:咳嗽、流鼻水、結膜炎(眼睛發紅、畏光、流眼淚)。

4.柯氏斑點:麻疹的典型早期特徵,出現在口腔內側的白色小斑點,常於皮疹出現前幾天出現。

傳染性:麻疹具有極高的傳染性,接觸麻疹患者或處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範圍內即可感染,特別是在密閉空間中。

潛伏期:麻疹的潛伏期為7-14天,患者在發病前數天至出疹後4天內都有傳染性。

危險性:如果未接種疫苗,麻疹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,如肺炎、中耳炎、腹瀉、甚至腦炎,對嬰幼兒和免疫力低下者威脅更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尋麻疹(Urticaria)病因:尋麻疹俗稱蕁麻疹,是一種皮膚過敏反應,由於過敏原(如食物、藥物、環境因素)或壓力、感染等因素引起。

典型症狀:

1.風疹塊:皮膚突然出現紅色或蒼白的浮腫斑塊,形狀和大小不一,邊界清楚。

2.劇烈癢感:伴隨強烈的癢感,是尋麻疹的最常見特徵。

3.病程:疹子通常幾小時內自行消退,但可能在其他部位反覆出現,病程可持續數天或數周。

傳染性:尋麻疹完全無傳染性,主要是免疫反應引起,與病毒感染無關。

潛伏期:尋麻疹通常是即時性反應,接觸過敏原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。

危險性:尋麻疹本身大多是短暫性、無害的,但若併發喉頭水腫或過敏性休克,可能危及生命,需要立即就醫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關鍵提醒]

麻疹:如果有「發燒+出疹」並伴隨全身症狀,應高度懷疑麻疹,尤其近期去過麻疹流行地區或未接種疫苗者,請立即就醫並避免與他人接觸。

尋麻疹:如症狀反覆發作且無其他全身症狀,可考慮尋麻疹,應檢查過敏原並避免接觸誘發因素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
鼻黏膜:呼吸健康的第一道防線!

保護它,遠離麻疹與流感!鼻黏膜是呼吸道的第一站,每天與數十萬次的呼吸相伴。它不僅過濾空氣中的灰塵、病菌和病毒,還調節空氣的濕度與溫度。然而,像麻疹、流感這類病毒,最愛通過飛沫附著在鼻黏膜,侵入人體,引發感染。

 

鼻黏膜健康=感染防護力!

今天就學會用中藥和天然調味料,給鼻子多一層「保護罩」吧!

鼻黏膜防護明星:蒼耳子&辛夷蒼耳子:清除鼻腔「堵塞物」

功效:蒼耳子有疏風散寒、通鼻竅的作用。

特點:特別適合風寒型鼻塞,幫助清理因感冒或鼻炎引起的鼻腔充血與黏膜腫脹。

優勢:它可以改善慢性鼻炎和鼻竇炎,幫助鼻腔保持通暢,讓呼吸更順暢!

辛夷:鼻子的「循環啟動器」

功效:辛夷以溫通鼻竅、改善炎症著稱,尤其對鼻塞、鼻竇不通有顯著作用。

特點:辛夷能促進鼻腔血液循環,減輕黏膜腫脹,幫助修復被病菌侵襲的黏膜。

優勢:鼻炎、鼻塞、鼻乾?讓辛夷助你輕鬆解決!

 

調味料也能變鼻黏膜「守護者」!

胡椒的養鼻秘密[胡椒]是廚房裡的百搭調味料,但它的作用不止於此,它還能保護鼻黏膜!

胡椒的功效:性溫,味辛。胡椒能促進鼻腔局部血液循環,幫助黏膜快速修復,增強防禦屏障,還具有抗菌和暖身效果。對於寒冷季節、風寒型鼻塞或免疫力下降的人群,胡椒是調理身體和保護鼻腔的好幫手!

胡椒的使用方法

胡椒雞湯:在煮雞湯時加入適量胡椒,不僅散寒通鼻,還能提升身體整體防禦力,特別適合寒性鼻塞者飲用。

胡椒粥:在熱騰騰的白粥裡撒些胡椒,幫助溫暖全身,讓鼻子暢通無阻,適合寒冷的早晨享用。

胡椒炒蔬菜:無論是青菜、豆腐還是菌菇,只需加入一點胡椒,既健康又美味,還能幫助鼻腔保持健康!


為什麼鼻黏膜健康這麼重要?

鼻黏膜是病毒與細菌的第一接觸點,也是防禦入侵的第一道屏障。

當鼻黏膜血液循環順暢、屏障完整時:

它可以高效攔截外來病原體,減少感染機會。

它能保持鼻腔濕潤,促進纖毛清除異物的能力。

它可以快速修復黏膜損傷,減少病毒附著風險。

當鼻黏膜受損時(如感冒、鼻炎):

病原體容易入侵,進一步擴散到呼吸道和肺部。

鼻塞和黏膜乾燥會加重不適,增加感染風險。

鼻黏膜健康日常護理建議 :

烹飪中靈活運用胡椒等辛香調味料,增強鼻腔黏膜防禦力。

保持室內空氣濕潤,多喝水,減少鼻腔乾燥。

避免過度用鼻(如長時間吸塵、暴露於過敏原環境)。


保護鼻黏膜,從每天的小細節開始,遠離麻疹與流感,擁抱健康呼吸!

留言


​© 2023 by Virgil Clinic.

bottom of page